二、点法 [定义]点法分拇指点和屈指点两种。
拇指点是用拇指端点压体表。 (手握空拳, 拇指伸直。 ) 屈指点:屈拇指点,用拇指指间关节桡侧点压体表。屈食指点,用食指近侧 指间关节点压体表 。
[动作要领]
1、拇指点需手握空拳,前臂及腕用力下压。
2、屈指点时握拳,前臂及腕用力下压。
3、点时需贴紧穴位,由轻而重,由浅入深向体内挤压。
[临床应用]
手法特点:本法刺激很强。使用时要根据病人的具体 情况和操作部位酌情用力。
功能:开通闭塞,活血止痛,调整脏腑功能等作用。 主治:常用在肌肉较薄的骨缝处。
对脘腹挛痛,腰腿痛,手足酸麻等病症常用本法治疗。 点法与按法的区别:点法是从按法演化而来,属于按法范畴。其作 用面积比按法要小,刺激量更大。

三、捏法 [定义]分三指捏和五指捏两种。
三指捏:用大拇指与食、中两指夹住肢体,相对用力挤压。 五指捏: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夹住肢体,相对用力挤压。
[动作要领]
1、操作时要循序而下,有连贯性。 2、动作要轻快柔和,均匀而 有节律性。
[临床应用]
本法适用于头部、颈项部、四肢及背脊,具有舒筋 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注:捏法应用于脊柱(背脊)部称为“捏脊” (或称捏积) 。 常用于小儿推拿。往往双手同时操作,又称捏脊疗法。此 法将在小儿推拿中讲述。
之拿。 [定义]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 相对用力,在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称为拿法。 [动作要领]
1、肩肘腕部放松,手掌空虚。指腹贴紧患部。用指面着力。
2、动作缓和,作连续性的一松一紧活动。
3、用力应由轻而重,要在患者能忍受的范围内进行。
[临床应用]
拿法的刺激较强,常配合其他手法应用于颈项、肩 部和四肢等部位。治疗头痛、项强、四肢关节及肌肉疼痛 等症。具有祛风散寒,开窍止痛,舒筋通络等作用。 临床应用时,拿后常继以揉摩,以缓和刺激。 ①三指拿(即用大拇指和食、中指。拿两侧穴位时, 为使对称用力, 常把中指指面压在食指指甲上) :多用于面 积较小的部位。如:A 拿风池及颈项两侧能使毛孔竖起, 有发散解表,开窍醒脑的作用。常用于外感头痛。 B 拿肩 井(因刺激强,两侧须交替进行)能通调周身气血,拿后 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C 拿合谷能止牙痛等。
②四指拿和五指拿适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拿四 肢部,有舒筋通络的作用。
拿法与捏法的区别:
相同点:两者动作相似。 (都是相对用力挤压) 。不同点:拿法用力较重,作用部位较深,适用于较深层的组织。捏法用力较轻,作用 部位较浅,适用于浅表的肌肤组织。

四、捻 法 [定义]用拇、食指罗纹面捏住一定部位,两指相对 作搓揉动作,称为捻法。
[动作要领]
1、捻动要灵活、快速,用力柔和,不可呆滞。
节。如手指和足趾关节,具有理筋通络,滑利关节,消肿 止痛的作用。常配合其他手法治疗指(或趾)间关节的疼 痛、肿胀或屈伸不利等症。
作不当,易出医疗差错事故。
[定义]用单足或双足踩踏一定部位,称为踩跷法。 [动作要领]
1、 患者俯卧, 在胸部和大腿部各垫 3~~4个枕头, 使腹部腾空 (离 床面 10~~20cm) 。医者两手扶住预先设置好的横木上,以控制自身 体重和踩踏时的力量。
2、用脚踩踏患者腰部并作适当的弹跳动作。弹跳时足尖不能离 开腰部。根据患者体质,可逐渐加重踩踏力量和弹跳幅度。
3、患者放松,配合呼吸,不要迸气,随着弹跳的起落,张口一 呼一吸(即跳起时患者吸气,踩踏时患者呼气) 。
4、踩踏速度要均匀而有节奏。
[临床应用]
本法属于重手法,临床上适用于体质较强的患者,常用于腰 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有纠正后关节错缝和帮助髓核复位的作用。 由于本法刺激强度大, 使用时需谨慎, 首先要排除患者的心、 肝、肾疾病和肺结核、胃肠道溃疡病,否则容易产生医疗事故。对 体质虚弱和类风湿性脊柱炎及骨结核患者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