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闻传播伦理概述
第一节 新闻道德是记者的存在方式
新闻道德为记者之所是,即记者之为记者的内在规定性。这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个体的与类的。
新闻道德使记者以“新闻人”的方式而不是以自然人的方式存在着,这就意味着新闻道德使记者超越了自然人或社会上的普通人,或者说,新闻道德标志着记者超越普通人的努力和结晶,标识的是“类”存在关系,但不是一般的关系,是经过反思的关系。记者源于自然人的职业群体,经过反思形成自我约束与规范,构成存在的社会秩序,这就是新闻自由的存在。作为个体的记者,经过反思,认识自身存在的真实价值,并努力践行,追求新闻自由的目标。

一、新闻道德是记者的存在方式的两个维度
1.作为记者的标准
记者之所以为记者,重要之处在于有了职业特征,即内在规定性内容。新闻道德首先是做记者的资格,然后才是理想的品格(优秀记者)存在的状态新闻道德是记者存在的理想关系状态。新闻道德是对现实的评价性反映,所以它虽然立足于现实,却是指向未来的理想。
2.记者不是被加予的,而是在生活中形成的
记者也是写出来的。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作为记者的标准不是由记者以外的某种存在加于他们的,而是记者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通过自我反思而达到的一种自我认识;另一方面,作为记者的存在,并不仅仅要有对记者的认识,更要有现实的行动。如果对“记者”本身再作个体与共同体这样主体的区分,又可以作这样的展开:一是作为讫者个人的标准与理想,这就是记者的素质和修养,是记者的 品德。另一个是作为共同体的存在标准与理想,这是新闻事业与社会的伦理关系,就是公正的社会关系理想结构。前者的指向是记者自身对善的追求,对幸福的理解;后者的指向是新闻事业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协调,是社会的公 正、和谐。

二、新闻道德是记者智慧生存的方式
新闻道德作为记者的反思性把握有式,本身就表明新闻道德不仅仅具有认识功能,更具有实践功能新闻道德作为记者乃至优秀记者的行为方式,通常是以规范的样式存在于传播活动中的。
对于记者来说,新闻道德是一种“生存方式”。根据马克思的实践理论,新闻传播是记者的对象化活动,是记者的本质性确证。传播活动也有两个尺度: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客体尺度指社会环境及客观规律,主体尺度指记者的存在及其进行传播的目的。记者认识和了解社会客观规律,是为了更好地调节和规范自己,达到传播的目的。记者的尺度是使自己的行为活动成为新闻传播活动,并成为记者。这样,新闻道德就内在地存在于记者的尺度中,并成为记者尺度的核心内容。因此,新闻道德是记者的一种“生存方式”还意味着:第一,新闻道德是记者自我提升的现宾活动,是记者在进行外部传播活动的同时改造自身心性灵魂的活动过程;第二,新闻道德也和其他道德一样,它只是记者的自由意志活动,须通过采访、写作、报道等传播活动表现于外。新闻道德是一种生存的自律,这既是记者个体的,也是新闻界共同的。记宅个体自律是良心和意志的自律;新闻界共同的自律则既体现为社会结构、行业倒制、公众舆论、惯例的自律,亦体现为对某些必要规范的刚性强制,并且以社会蠢任、社会公正为核心。
概言之,新闻道德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新闻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应当从亲闻传播主体及其存在的方式角度来认识,应当把握它是新闻人的存在方式和笮慧生存方式这一内容。
 
第二节 新闻传播伦理的影响与作用
一、新闻伦理的影响
有人曾经把医生、牧师、律师列为不同于一般职业的特殊职业人,因为这几种职业对人的肉体、灵魂或身家性命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要求从业者格外需要崇高感、使命感和责任心。其实,记者这一职业也应被纳入其中,而且记者的影响面更广,它不仅影响某个个体,还会影响某个社会群体、某个领域,甚至整个社会,所以从业者更需要有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每个社会成员都应有道德,为什么新闻从业人员在道德方面尤其受到关注和重视。
第一,这是由新闻传播从业者诉诸舆论而参与国家治理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所决定的。
第二,这是由新闻传播从业者所承担的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神圣使命所决定的。
第三,这是由新闻传播从业者所具有的公众道德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所决定的。

二、新闻伦理的作用
传播事业不只是一种单纯地以采集、传播和发布新闻信息为主要任务的服务社会公众的行业,它同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社会教化功能和舆论导向功能,决定了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就其主要方面来说,新闻传播伦理的社会作用表 现为以下几点:
1.新闻传播伦理对社会道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新闻传播从业者在新闻信息的传播活动中处于圭体地位,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他们掌握着信息的弃取大权。同时,在传播过程中,他们又会把自己对所传播信息的态度和观点以各种不同的手法融入其中并传达给受众,受众通过新闻媒体所获知的信息实际上是已被“过滤”的信息。
2.新闻传播伦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起着调节作用
新闻传播伦理是调节新闻传播从业者行为的准则。这种调节的职能,是通过指导和纠正人们在新闻活动中的工作行为,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实现的。
3.新闻传播伦理对新闻传播从业者的新闻传播行为起指向作用
具有精深的新闻工作技能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力,是优秀新闻传播从业者的基本素质和必备条件。
4.新闻传播伦理对新闻传播从业者具有自我调节作用
所谓自我调节,是指新闻传播伦理不仅能够对社会和他人产生作用,而且能够反过来影响新闻传播从业者自身,以此提高新闻传播从业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节 成为有道德的“新闻人”
道德起源于社会,目的在于保障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一个人的行为可以源于其完善自我品德的道德需要,这是个人“行为的起因和目的”方面的道德自律。

一、新闻道德是记者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
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道德立场、道德信念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人们改造自身、逐步社会化的过程。

二、新闻媒介从业者的自律原则
新闻自律即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自律,是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道德上所进行的自我约束。所谓新闻行业自律,又称新闻行业的自我管理和约束,是由新闻媒介及其从业者,通过自行制定的新闻行业自律章程、制度、工作守则、公约等,对自身从事的新闻活动进行自我约束、自我限制、自我协调和自我管理,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要求。市场经济最重要的道德基础就是“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源于每个人对自己行为的一切后果负责的道德感。没有基于道德感基础之上的责任感,任何职业都将失去它的社会价值。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于2009年修订并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指出: 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团结协作、严守法纪,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做到如下几点: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发挥党相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1)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和服务对象,多宣传基层群众的先进典型,多挖掘群众身边的具体事例,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多运用群众的生动语言,使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3)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和呼声,批评侵害人民利益的现象和行为,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
2.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
(1)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动摇,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2)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决抵制格调低俗、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内容;
(3)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着眼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坚持准确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
(4)采访报道突发事件要坚持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全面客观报道事件动态及处置进程,推动事件的妥善处理,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
3.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1)要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获取新闻素材,新闻采访要出示有效的新闻记者证。
(2)报道新闻不夸大、不歪曲事实,不摆布采访报道对象,禁止虚构或制造新闻。刊播新闻报道要署作者的真名。
(3)摘转其他媒体的报道要把好事实关,不刊播违反科学和生活常识的内容。
(4)刊播了失实报道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更正致歉,消除不良影响。
4.发扬优良作风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品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抵制不良风气,接受社会监督。
(1)强化学习意识,养成学习习惯,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努力成为专家型新闻工作者。
(2)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体验生活,在深入中了解社情民意,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3)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行为,不利用职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利用新闻报道发泄私愤,不以任何名义索取、接受采访报道对象或利害关系人的贿物或其他利益,不向采访报道对象提出工作以外的要求。
(4)尊重新闻同行,反对不正当竞争。
(5)严格执行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分开的规定,不以新闻报道形式做任何广告性质的宣传,编辑记者不得从事创收等经营性活动。
5.坚持改革创新
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深入研究不同传播对象的接受习惯和信息需求,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传播能力;
(2)认真研究传播艺术,利用现代传播手段,采用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3)善于利用新载体、新技术收集信息、发布新闻,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
6.遵纪守法
要增强法治观念,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遵守党的新闻工作纪律,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保守国家秘密。
(1)严格遵守和正确宣传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社会稳定;
(2)维护采访报道对象的合法权益,尊重采访报道对象的正当要求,不揭个人隐私,不诽谤他人:
(3)维护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合法权益,注意保护其身心健康;
(4)维护司法尊严,依法做好案件报道,不干预依法进行的司法审判活动,在法庭判决前不做定性、定罪的报道和评论;
(5)涉外报道要遵守我国涉外法律、对外政策和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
7.促进国际新闻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要努力培养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积极搭建中国与世界交流沟通的桥梁。
(1)在国际交往中维护祖国尊严和国家利益,维护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形象;
(2)积极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3)尊重各国主权、民族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多样性,报道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优秀民族文化;
(4)积极参加有组织开展的与各国媒体和国际(区域)新闻组织的交流合作,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多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