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比分析说明三极管输出驱动、继电器输出驱动与固态继电器输出驱动电路的特点。
(1)三极管输出驱动:适用低压小电流开关量,输出电流就是输入电流与三极管增益的乘积。
(2)继电器输出驱动:控制电流一定要大于继电器的吸合电流
(3)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体积小、开关速度快、无机械噪声、无抖动和回跳、寿命长等
2.光栅莫尔条纹是怎样产生的?它具有哪些特点?
(1)将标尺光栅和指示光栅重叠在一起,并使他们的刻线之间形成一个很小的夹角,由于遮光效应,在黑光栅相交处,刻线聚集较密,形成暗带,其他刻线较稀,形成亮带,在光栅垂直方向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就形成了光栅莫尔条纹。
(2)特点:放大作用,使栅距的节距误差平均化;莫尔条纹的移动与栅距成正比;根据莫尔条纹的移动方向可以辨别光栅的移动方向。
3.常见机械位移传感器主要有哪些?并简述各自特点。
1)电阻式线位移传感器:
(1)电感式线位移传感器:动态范围宽,分辨率高,线性度好,回程误差较大等特点。
(2)电容式线位移传感器:结构简单,动态特性好,灵敏性高等特点。
(3)编码式线位移传感器:分辨率不高,易于造成编码错误。
(4)电阻式角位移传感器:结构简单、动态范围大、输出信号强、在圆弧形电阻器各段电阻率不一致,易于造成误差。
(5)旋转变压器角位移传感器:精度高、可靠性好。
(6)电容式角位移传感器:检测精度高
4.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三种考虑方法:机电互补法(又称取代法。特点是利用通用或专用电子部件取代传统机械产品或系统中的复杂机械功能部件或功能子系统,以弥补其不足);融合(结合)法(它是将各组成要素有机结合为一体化构成专用或通用的功能部件(子系统),其要素之间机电参数的有机匹配比较充分);组合法(它是将结合法制成的专用或通用功能部件(子系统)、功能模块像积木那样组合成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
5.机电一体化的三种设计类型:开发性设计(它是没有参照产品的设计,仅仅是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和要求,设计出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产品或系统);适应性设计(它是在总的设计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的产品进行局部更改,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结构或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使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增加某些附加值);变异性设计(它是在设计方案和功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现有产品的规格尺寸使之适应于量的方面有所变更的需求)。
6.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械装置的主要特点:较高的定位精度、响应要快、稳定性要好。
7.机械系统部件的设计要求:低摩擦,无间隙,高刚度,低惯量,高谐振频率,适当的阻尼比。常采用的措施是:低摩擦,短传动链,最佳传动比,反向死区误差小,高刚性。
8.滚珠丝杠的特点:摩擦阻力矩小、传动效率高(92%~98%)、轴向刚度高、运动平稳、传动精度高、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但没有自锁能力,传动具有可逆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9.滚珠丝杠螺母副的消除间隙方法(调整预紧方法)及其特点: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式(结构简单,刚性好,预紧可靠,使用中调整方便,但不能精确定量地进行调整);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式(可实现定量调整,可进行精密微调,使用中调整教方便);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式(结构简单,刚度高,预紧可靠,但使用中调整不方便);弹簧式自动调整预紧式(能消除使用过程中因磨损或弹性变形产生的间隙,但其结果复杂,轴向刚度低,适合用于轻载场合);单螺母变位导程预紧式和单螺母滚珠过盈预紧式(结构简单,紧凑,但使用中不能调整且制造困难)。
10.齿轮传动的消除间隙方法及其特点:当是圆柱齿轮时有三种:偏心套(轴)调整法(特点是结构简单,但侧隙不能自动补偿);轴向垫片调整法(特点同上);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分俩中:周向弹簧式和可调拉簧式,特点是反向时不会出现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