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书院的组织管理制度:教训合一的办学目的、组织结构、自由入学、经费来源、学规、考试制度、祭祀制度。
(1)办学目的:教训合一,从学术研究到科举制业再到人格陶冶,是书院办学目的的极大进步。
(2)组织机构:书院的组织体系以山长为核心,主持书院的教学与学术研究,亦多兼领院务。随着书院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生徒的增多,开始有了协助主持人管理和教学的铺助人员。书院对管理人员采取专兼职结合的原则,学生中的优秀者可以兼职管理工作。
 (3)自由入学:学生在书院学习来去自由,所受约束力极小,门户开放、学生自由入学是书院制度有别于官学的一大特色。到清代,随着书院官学化程度的提高,自由就学的传统也随之发生变化,书院的招生、考核等转由官方控制了。
(4)经费来源:书院多由民间集资创办,学田的田租收入是书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5)学规:学规都具体的约束生徒行为,提倡道德磨练。书院的学规、学箴、学训、戒条等,都针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给出了总的纲领,同时又对其学业和德行提供了具体的、可供操作的规定,从另一侧面保障了书院教育理念的实施。
(6)考试制度:书院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分为考课式与讲会式两种类型。考课式书院的教学内容与官学基本相同,教授“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以及应试科目;讲会式书院则以“四书”“五经”为必读教材,再根据所属学术流派将著名学者的研究心得、注疏、讲义或谈话语录作为重要读物,指导学生进行学理的研究。书院的考试制度也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德行考核与学业考课两大类。
(7)祭祀制度:书院的祭祀一般都包括“释菜”指开学时的祭祀仪式,是较轻的礼仪,一般不需要礼乐舞蹈。“释奠”指在供祀对象生辰或忌日举行的祭祀仪式,不但有牺牲、玉帛、酒食供祭,还要举行迎神乐舞,祭祀的程序都有严格规定。
181.书院的学术传授方式:自学为主、自由讲学、学术传承。
(1) 自学为主。书院教学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提高思辨能力。
(2) 自由讲学。我国书院一直盛行“讲会”制度,提倡自由讲学。
(3)学术传承。与一般官学相比,书院的学术研究色彩十分明显,对古代学术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182. 先秦时期的选举制:选贤举能、世卿世禄制、乡举里选、养士与军工制度、客卿制
183.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①九品中正制创立于三国时期的曹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的基本制度。②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将察举的对象分为九等,由政府按等录用官吏选拔的方式。③九品中正制的作用只是品评士人作为授官的依据,在具体选任时中央一般仍需通过考试来决定是否除授官职。④曹魏后期选举大权几乎全部被盘踞朝廷的世族高官所垄断。
184.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广义的是指分科举士,可从西汉以后分科目察举官职算起;狭义的指进士科举,即指从隋代设置进士科举之后产生的以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
185.科举制的变革——宋代科举。
186.八股文: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的清规戒律,字数上一般在三百字到七百字之间,结构上每篇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和大结九个部分组成。其中前三者合称“帽子”,申明题意;入手是引入本题后四者才是文章主题,正式议论,有分别有两股排比对偶文字,合称八股;篇末用大结收束,借题议论。
187.试贴诗:它和八股文一样,也有严格的结构和形式。形式上应为五言,十六句,除首尾各两句不用对偶外,其余各联都必须对偶;结构上首联称破题、次联称承题,应包括题目大意,三联相当于起股,四、五联相当于中股,188.七联相当于后股,结联相当于束股。试贴诗多为应制之作,文字必须庄重典雅,内容上歌颂功德,没有什么艺术价值,类似于文字游戏。
189.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四级考试制度。
①童生试:考生称“童生”指没有取得县学、州学、府学学生资格的人,与年龄大小无关。因此读书人都必须参加童试,取得入学资格。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通过院试就标志着成为地方官学学生,故称“生员”俗称“秀才”。院试以后,生员还要参加由学政主持的岁试和科试,科试合格的生员才能参加乡试。
②乡试:在南京、北京和各省省会举行。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称“大比”,考期在农历八月,故称“秋闱”。乡试通过者称“举人”,俗称“孝廉”。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以下称“经魁”“亚魁”“文魁”。
③会试:于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季在京城贡院举行,称“春闱”。会试录取者称“贡士”。
④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状元、探花、榜眼。
190.简述清末科举革废的基本过程。
清末科举革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致是1898年戊戌变法以前。主要措施是兴办学堂,实行与科举分开的维新教育,但仍然以科举为主、学校为辅。第二阶段以1898年戊戌变法为高峰。主要措施是试图整合科举与新式学校的矛盾,尤其是试图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程序,废弃八股,开设经济特科。第三阶段是1901年以后。以张之洞为首的改良派一开始主张逐步减少科举中额,渐废科举。但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使他们感到沉重的危机感,改为联名停科举,8月4号清廷颁布停止科举的上谕。这一颁布,标志着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的终结和近代考试制度的诞生。
191.科举制的功过。
(1)成功方面:首先,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巨大变革,通过考试取士选官,把选拨和任用官吏的权利集中于中央政府,使录用官吏有了相对公平的客观标准。其次,科举制吧学校教育和任官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政府掌握,使读书、应考、做官三位一体,在考核中注重真才实学,为各阶层人士开辟道路,扩大和巩固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再者,给国家管理带来的若干新气象,成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有力支撑和文化教育的导向灯。
(2)负面方面:考试方法虽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仍不健全,比较看重文才和对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取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才干;中科举容易获得高官厚禄,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前后生活反差极大,使得考生热衷于攀附权贵、打通关节、科场腐败、作弊现象屡禁不绝;鱿鱼科举只考儒学,中国士人只有钻研儒学才有出路,独尊儒术的价值取向制约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192.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海贝、夏商西周时期的陶贝、石贝、铜贝、银贝、金贝,春秋战国时期的四种货币体系(布钱体系、刀币体系、圜钱体系、楚币体系)
193.中国古代货币系统的特点。
首先,与其他文明相比较,中国货币产生年代最早,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有着很强的延续性。其次,中国货币种类多样,形式丰富。再次,中国古代货币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最后,中国货币影响覆盖亚洲,甚至波及世界。
194.统一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1)半两钱:秦时半两钱的币材为铜,钱币面有“半两”二字,“半面”既是钱币的重量,也是货币的币值,这种货币重量为币值的货币,称为铢两货币。
(2)五铢钱:汉武帝确立了五铢钱为主要铜钱货币,也是圆形方孔,钱币重量为五铢,而名为“五铢钱”,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最久的货币。
(3)通宝钱:唐高祖创立了一种新的钱币体制,即“开元通宝”。
195.中国古代的纸币(交子、元钞、宝钞)。
196.交子: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早在宋朝,就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纸钞---交子。宋交子最初为民间所发行,首创于四川,交子相当于现代的汇票,可随时兑现,代替纸币在市场流通。
197.古代中国社会货币的典型——银两。银两制式将白银这一贵重金属的重量作为币值单
位。
198.近代货币——银元(简单应用)银元最初是 “舶来品”,由国外输入国内。
199.中国古代度量衡的发展与当时的科学技术的密切关系。
(1)首先,度量衡器的制造应用了大量的科学原理。量器的制作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数学水平;量器的产生与完备,则与中国古人对物理学的原理认识的逐步加深有关。
(2)其次,度量衡值的确定,也体现了中国古人对科学原理的认识和应用。以音高定长度的量值;中国古人还尝试过以金属比重定长度、重量的标准;此外,中国古人也尝试过用纯水的比重做重量标准。 
200.简述中国度量衡的起源与初期发展。
我国的度量衡起源于上古的原始社会。原始人群在劳动生产和生活当中,逐渐产生了对数和量的认识,便有“结绳记事”、“布手知尺”、“手捧成升”、“迈步定亩”、“按量估堆”之说。“度量衡”一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至商周时期,人们开始应用“尺”、“寸”(长度)、“匀”、“寽”(重量)、“秉”、“缶”(容量)等度量衡单位;周代还有所谓“度量衡”之说,天子设立专门官职掌管度量衡,保证度量衡的一致。春秋战国时期,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度量衡趋于精密。不过,这一时期,由于诸侯割据,各地之间计量单位并不统一,呈现出混乱的局面。度量衡制的混乱,给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生产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