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清明上河图》:宋代画家张泽瑞绘制的长卷风俗画,享有“神品”的美誉。画面主要由远郊农村生活风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上下游和楼城内外市井风情三部分组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116.编织工艺三大类(:
(1)竹编:即运用竹材制作家具,编制用品。各地竹编风格各异。浙江竹编造型优美,做工精巧;福建竹编花样百出,精致华丽;四川竹编纤细精美;湖北竹器,工艺独特。
(2)草编:主要用黄草、蒲草、龙须草等作材料。山东、河北、河南的麦秆编极为发达。
(3)藤编:以梨藤、灰藤、盘山藤为主。广东是藤编的主要产地,不仅可制作家具,还可编制提篮、灯笼、花插以及鸟、兽等各种玩具。
117.汉字的演变:
(1)图画文字:远古时期,原始人类经常把他们对于大自然的认识用图画记录下来。
(2)甲骨文:甲指龟甲,骨指兽骨,甲骨文是指写或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3)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一种文字。金文起源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在甲骨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
(4)篆书(大篆、小篆):大篆字体方正略长,笔画转折回旋,象形的意味更少;秦相李斯对大篆进行了改进和减省,吸收六国文字的优点,废除大量区域性的异体字,把这种新产生的整齐、简化、规范了的文字命名为小篆。
(5)隶书:是对于篆书而言的一种字体,相传是秦吏程邈在狱中发明的。
(6)楷书: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的,始于秦汉之际,通行至今,成为两千多年来文字书写的规范。
(7)草书(章草与今草):始于汉代,是为求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
(8)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正体之间的一种流畅字体。
118.汉字简化采用的三种主要方法。
(1)用本字代替分化出来的繁体字。
(2)用古今字中的古字代替后出的今字
(3)选用通假字、异体字中笔画较少的字代替笔画较多的字。
(4)把草书楷化。
(5)运用会意、形声法另造新字。
119.六书的理论内涵。
汉字六书是古人通过分析汉字形体的构造而归纳出来的六种规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中前四书指汉字的形体结构,后二书只是文字的使用方式。六书是我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有助于了解汉字的结构方式及其表意性特点。
(1)象形,就是按照实物的外形特征,用线条或笔画把它描画出来。
(2)指事,当遇到抽象得无可描摹的事物时,人类只好使用一种大家都比较容易理解的符号来表示。
(3)会意,有一些情况无法简单地使用象形字或指事字来表示,于是用两个或更多的单体字拼合起来,组合出新的意义。
(4)形声,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组成的形声字。
(5)转注,转注并非造字法,而是属于“用字法”。
(6)假借,假借就是同音代替。
120.六书:古人通过分析汉字形体的构造而归纳出来的六种规律。
(1)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六书中的前四书是指汉字的形体结构,后二书只是文字使用方式。
121.、 图书的发展。
(1)青铜器铭文与石刻:青铜器铭文主要铸刻在钟、鼎、壶等青铜器上,内容一般是歌颂王德或者记事表功。石
刻是指刻在石头上的文字。
(2)石经:从汉代到宋代,儒家经典曾多次被刻在石头上,供人们抄写传播。
(3)简牍与帛书:为了便于携带和传播,人们主要把文字写在笨重的竹简、木牍和轻薄的帛上。
(4)纸制抄本:手抄可以说是图书复制的唯一手段,其中明末清初毛晋所抄的古籍最为著名,被称为“毛抄”。(5)雕版印刷:隋唐时期,人们用木头代替了石头,把文字反刻在木板上,再用纸墨印刷,雕版印刷术就产生了。(6)活字印刷: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把胶泥雕刻成薄薄的单子,用火使之坚固,然后再铁板上放松脂、蜡和纸灰之类的粘连剂,在铁板上按照书籍内容把单子排好,然后平整字面,刷墨印书。
122.图书的形态。
(1)简策:简指竹简和木牍,一般情况下每片可以书写一行汉字。用绳把单片的简按顺序编连起来,就成为策。(2)卷轴装:把数纸连为一幅,从左到右,卷起来收藏。由于卷心往往有轴,故称为卷轴装。
(3)经折装:为了诵读方便,人们还把长长地纸书按照固定的宽度连续折叠,使之成为长方形的一叠,并且在书的前后装裱上厚纸板,打开时形成连续不断地“之”字形,称为经折装。
(4)旋风装:以一幅比书页略厚的长纸条作底,把书页依次向左,像鱼鳞一样粘在底纸上,收藏时从首向尾卷起。是从卷轴装到册页装的过度形式。
(5)册叶装:将众多的单页纸重叠装订在一起。装订的一侧为书脊,以书脊为轴,翻页阅读。
123.四部分类法: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方法和图书分类体系,将图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
124.类书与丛书:类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它把散见于群书中的各种资料摘录出来,分门别类,汇编成书。类书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工具书,一直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125.天体结构说:
(1)盖天说:是中国最古老的宇宙学说,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而地在下,天如同一个半圆形的盖子覆在地上。
(2)浑天说:以东汉张衡《浑天仪图注》为代表,认为天和地都是圆的,天如同一个浑圆的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则是居于天壳中心的一个圆球,天内有水,地浮于水上。
(3)宣夜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日月星辰悬浮于虚空之中,在气的作用下运动或静止。
126.天象观测与记录:
二十八宿及其四宫分属:东宫:角、亢、氐(dī)、房、心、尾、箕;北宫斗、牛、女、虚、危、室、壁;西宫奎(kuí)、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宫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127. 天文仪器:
(1)仪:是测量天体在天球面上的位置的仪器。
(2)象:是演示天体在天球面上视运动的仪器。
(3)浑仪:盛唐时期,李淳风设计制造了浑天黄道仪,能同时测赤道、黄道和白道坐标的极为复杂的浑仪。
(4)浑象:基本结构式一个球体,相当于现在的天球仪。
(5)水运仪:集测时、守时、报时为一体。
(6)圭表:用以测量日影的仪器。
(7)漏壶: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计时器之一。
128.中国历法的特点:
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天,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大)暑相连,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大寒。
129.中国农业发展的五个阶段。
(1)新石器时代是古代农业的发生期
(2)夏、商、周上古代史传统农业的初步形成期
(3)从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是传统农业的发展成熟期
(4)隋唐宋元是中国农业的全面大发展时期
(5)明朝至清前中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顶峰时期。
130.以“三才”理论为核心的农学思想。
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人”是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天”和“地”共同构成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条件。这种理论把农作物的生长看作在天、地、人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过程,把农工业生产看作由稼、天、地、人诸因素组成的整体。在“三才”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逐步形成了农业生产“时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则,其主要内涵是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天时、地利的变化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规律采取相应措施。
131.“三才”理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讲天、地、人的变化和关系。即“人”是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天”和“地”共同构成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条件。这种理论把农作物的生长看作在天、地、人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过程,把农业生产看作由稼、天、地、人诸因素组成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