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第一节 公共政策目标的确定

1.政策问题认定之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就是确定政策目标;
2.政策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a结果;b目标人群;c执行机构;d法规;
3.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与特征: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自的、指标和效果。①问题的针对性;②未来的预期性;③目的的多元性
4.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①实事求是②面向未来③系统协调④明确具体⑤伦理考量。
5.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①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目标确定方向就明确,不然不利于政策方案的抉择、贯彻,最终无法解决政策问题;②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将方案可能后果与目标对比,进而调整;
6.公共政策目标的基本目标:
(1)公平。即每人或每个群体得到同样的利益。就分配而言,它总会涉及三大内容:
①从分配对象看,它涉及谁有权得到分配、不同层级如何分配、不同群体如何分配等问题;
③从分配物来看,它涉及可分配物的范围多大、可分配物的价值如何等问题;
③从分配过程来看,它涉及竞争机会是否平等、统计学意义上的平等分配过程、投票等政治参与机会平等问题。
(2)效率。在给定投入中的最大化产出或既定产出所需要的最小化投入。它通常即需要考虑投入、成本、努力等因素,还要考虑产出、效益、成果等因素,更要把两方面的因素加以比较。
(3)自由。就是人们能做他们想做的事情,除非会伤害其他人的和群体的利益。
(4)安全。就是生理生存上的最低保障,但在政治共同体中它则是非常复杂的概念。
第二节 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
1.政策规划是指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公共权力机关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
2.目标人群是公共政策直接作用与影响的社会群体或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
3.政策设计属于政策规划范畴。
(1)政策规划也称政策构建。
(2)我们认为对政策规划的特征应主要强调如两点:①从政策规划的主体来说,多元化和政府主导并存。②从时间进程上来看,政策规划主要存在于政策目标的确定与政策抉择之间。
4.政府通过征收燃油税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这一政策目标。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来说,征收燃油税属于政策工具;
5.参与行政决策规划的主体可以是多元的,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
6.将政策分析过程分为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分析的学者是韦默和维宁;
7.政策移植:一个国家采纳其他国家的公共政策来解决本国所面临的政策问题的做法;
8.在政策规划中,政策制定者常常借鉴不同国家、地区或者其他部门相关的政策方案,从其中汲取灵感和受到启发叫政策学习;
9.各级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各部门的最高行政决策者和执行者统称行政首长;
10.政策方案的设计原则:①紧扣政策目标;②规划多重方案;③方案彼此独立;④方案要有创新;⑤方案切实可行;
11.政策学习的含义及类型:
(1)政策学习的含义:现实中的政策变迁或者政策创新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政策学习。①从纵向来看,需要思考以往是如何解决这种问题的,或者现在政策对于该问题是否有效;②从横向来看,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其他国家、地区、省份或者其他城市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③政策制定者能够从传统政策、现行政策或者其他地方政府的政策中获得可以利用的各种知识,包括政策理念、政策内容、政策工具等。④同时,政策学习也可能获得新的价值、目标以及对于问题的建构等方面的知识。
(2)从学习的内容以及程度上,一般认为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政策学习。
①工具学习:是指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技术、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政策工具等。政策水平和质量与政策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政策过程以及工具等有关。②概念学习或者问题学习:是指在政策制定中从一个不同的评价角度来看待事物。如果以既定的角度来看待政策问题,那么解决办法也常常是传统办法,而如果以一种新观念看待问题,将会产生全新的解决办法。③社会学习:是指决策者学习有关政策价值以及规范、目标、责任等其他深层次的特质。社会学习能够使决策者反思政策制定所依据的根本价值、原则和过程,从而导致决策理论上的重大变迁。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抉择与合法化
1.政策抉择的第一个环节包括政策论证、政策探究以及政策对话;
2.政策审议(第二个环节):决策者对各个方案进行最后的比较并选择一种最满意的方案,或者以某一方案为主干并综合、吸收其他方案的可取之处而形成的一个新方案,然后对该方案的适时性、适当性、可行性、完善性等进行深入考察和研讨,以完成可供最终采纳和批准的政策文本的过程。
3.政策抉择前期的第三个环节是政策采纳:决策者正式同意采用某一政策方案来解决列在政策议程中的特定问题。
4.决策者择定的政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这是指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中的政策内容的合法化;
5.政策论证模式分为权威模式、统计模式、类别模式、直觉模式、分析模式、解释模式、实用模式、价值评价模式,其中权威模式指利用政策论证自身的社会成就或特殊身份(如专家、教授、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等)所产生的权威性影响,而作为论证信息的可信度的基础。
6.英国的三读程序是决策程序中的审议议案。
7.政策方案的要素之间需要一定的机制相互联系。政策的联系机制分别由规则、工具和假定构成。
8.政策对话的含义
①政策对话是政策论证的特殊形式之一;
②政策方案的拟制者或其他的提供者就方案的政策主张及其立论理由和立论依据、驳斥理由和立论依据等方面,与决策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③政策对话的目的是通过双方共同的讨论、探询甚至交锋、激辩,最终能够选择和制定高质量的公共政策;④根据对话的目的可将政策对话分为共识性政策对话和冲突性政策对话两类情况;
9.公共政策的可行性评估:指的是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对拟采用的政策方案进行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政治可行性和行政可操作性等方面的评估。
①技术可行性,主要以效力标准来衡量政策的具体产出能否达到预期目的;
②经济可行性,主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③政治可行性,主要以政策对相关权力或利益群体的影响来考虑政策绩效;
④行政可操作性,主要关注在特定的行政环境下实施某项政策的可行性。
10.危机决策的特点及其构成要素
(1)危机决策一般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决策,具有显而易见的不可逆转性,它要求在相当有限的时间里和在相当有限资源的约束下作出重大决策和快速反应。危机决策是既非例行活动,又不是经常重复出现的,而是一次性的非例行的决策活动。
(2)一般而言,危机决策的构成需要具备三个要素:①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②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③事态的发展危机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11.常规决策与危机决策的差异
(1)目标取向:常规决策解决一些常见的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危机决策迅速控制危机事态的蔓延,保护民众的生命和财产等安全;
(2)约束条件:常规决策时间充足,反复决策;危机决策时间急迫,即是决策。常规决策信息比较安全,经过详细分析获得全面而准确的信息,危机决策信息有限。常规决策经由日常的培训、训练、教育等措施提高决策者的素质;危机决策的决策者自身素质和专业技术都严重匮乏。常规决策技术手段比较成熟,能基本实现自动化;危机发生后,一般专业技术设备往往也告失灵,特别需要一些高精尖的技术及设备。
(3)决策程序:常规决策遵循特定的例行程序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决策权力分散,经民主协商定夺最后方案,危机决策的决策权力高度集中,决策者主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胆略审时度势,相机决断,同时也需要聘请相关专家介入决策过程;
(4)决策效果:常规决策可控可调可预期;危机决策的结果往往很难预料,风险极大;
12.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是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政策内容合法化、决策程序的合法化、政策的法制化。
(1)政策内容合法化:就是决策者择定的政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的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
(2)决策程序的合法化:就是政策抉择过程应合乎法定的程序要求:①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a法制部门的审查;b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c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②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a提出议案;b审议议案;c通过议案;d公布政策。
(3)政策的法制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也称政策立法,其实是一种立法过程。
13.在政策审议过程中正确实施政策方案评估和择优的方法:方案评估与择优的两种主要方法:预测性评估和可行性评估。
(1)预测性评估的方法:
①外推预测。外推预测是分析人员根据目前的和历史的数据,来判断未来的社会状况。这种方法是以实际资料和事物发展的连续性为依据的,把过去和现在的发展趋势延伸到未来,并根据各种外推的结果进行政策预测。
②理论预测。理论预测帮助分析人员以理论假设,以及当前和历史的数据为基础对未来的社会状况做出预测。
③判断预测。与外推预测、理论预测技术中经验数据和理论起关键作用不同,判断性预测试图就各种判断进行推导和合成。
(2)可行性评估:
技术可行性,主要衡量政策的具体产出能否达到预期目的。
①经济可能性,主要关心政策实施的成本大小、产出的收益多少。
②政治可行性,主要考量政策规划对相关权力或利益集团的影响来衡量政策的成效。
③行政可操作性,主要关注在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行政环境中实施某项政策的可能性,如人员配备是否到位等。
14.政策审议的基本方法是评估和择优。具体方法包括:
(1)必须关注评估和择优的标准。
(2)方案的评估与择优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选择。
(3)为了尽可能地做到判断和选择的正确。要注意使用“逆向决策”的方法。
(4)方案的评估与择优。还须对择定方案进行审查和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