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试述语言转用的条件和过程。
5.结合实例说明非理性意义在词义构成中的地位以及非理性意义的类型。
6.举例说明双语现象的性质以及双语同语言转用的关系。
 
答案:4.语言转用的条件:
(1)语言转用与民族的融合密切相关。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征服者往往强迫被征服民族放弃本民族的语言而改用征服者的语言,但民族融合也可以不依靠强制的手段发生,伴随着这种民族的融合过程,语言的转用也可以自然地发生。
(2)同数量占优势的民族共同生活在同一地形成杂居的局面,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密切的联系,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语言转用才可能发生。
(3)在民族融合中,哪一种语言能够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主要取决于该语言的使用者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上的优势,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并不是决定因素。
语言转用的过程:
语言是一个从单语到双语,再由双语到新的单语的过程,一般要经历长时间才能完成.语言 转用必然要经过一个双语阶段,没有这个阶段, 语言的转用就不会实现。
5.地位:(1)词义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它既包括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又包, 括人们对一定对象的主观态度和其他附加色彩。因此,词义可以说是由理性意义和非理性 意义的构成的。(2)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的和核心的部分,词的非理性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 意义之上的,本身并不能独立存在,因此它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
类型:词的非理性意义主要有三种类型: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
(1)感情色彩。即词义所带有的对现实现象的主观态度。 主要有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褒义色彩表现的是对词义反映对象的肯定、赞许、喜爱的 态度;贬义色彩表现的是对词义 反映对象的否定、贬斥、厌 恶的态度。如“爱护”和“庇护”都有保护的意思,但前者含 褒义,后者则带有贬义。
(2)语体色彩。指菜些词语只用于或常用于某种语体之中,就会带上这种语体的色彩。 主要有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两种基本类型。如“脑袋”和“头颅”都指人的头部,前者 用于口头,后者见于书面,二者语体色彩不同。(3)形象色彩。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比如,同是描写黄颜色,“杳”黄”会使人联想到杏的颜色,。"金黄”会使人联想到金子的颜 色,这种对事物具体形象的联想就是词的形象色彩。
6.(1)双语现象是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双语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是指个别人使用双语的现象,如单语社会里可能有个别会两种语言的翻译人员,而是指一个言语社团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的现象。
(2) “双语现象”和“双语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社会上实际使用双语 的情况,后者指的是某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两种语言或多种语言并用的制度。在一个 单语制的国家内,社会的双语程度可能很高。如菲律宾的官方语言是菲律宾语,但整个社 会既说官方语言又说土语、既说官方语言又说英语或西班牙语的双语现象十分普通。在一 个双语制的国家内,社会的双语程度也可能很低。如比利时实行双语制,讲佛兰芒语的主 要在北部,讲法语的在南部,能够双语并用的人比例并不高。
(3)语言转用指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换用另一民言的现 象。语言转用是一个从单语到双语,再由双语到新的单语的过双语是语言转用必然要经历 的发展阶段,因为只有双语这种形式才能保证在语言转用的过程中,不会造成语言使用的中断。如我国的土家族、畲族、伤佬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在转用汉语的过程中,毫无例外 地都经历过一个双语程度很高的阶段。
(4)双语现象并非都会导致语言的转用,一个民族兼用其他民族语言的双语现象可能 长期、稳定地存在下去,因为语言转用的发生还要受到民族文化、民族心理、聚居程度、 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如我国的白族早在隋唐时期就己有不少人兼用汉语,但至今仍处于比较稳定的双语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