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分析题
1.请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下面的案例进行分析:
这是清雍正十年六月的一个夜晚,河北献县雷雨大作。城西某村有一村民被雷击死。知县明晟闻报后亲自前往现场勘验。检查完毕,吩咐将死者埋葬,就回府去了。半个月后明晟忽然拘来一人到堂审讯。严词审问买大量火药的用处,所剩斤两等。这一连串的审问使那人瞠目结舌,心惊肉跳。他被迫供认自己因与死者妻子通奸,而合谋谋杀该女丈夫的罪行。
凶犯被处死后,有人问明晟:“你怎么知道凶手是这个人呢?”明晟说:“造假雷没有几十斤火药根本不行,而配制火药必须用硫磺。现正值盛夏并非年节时,买者寥寥无几。我秘密派人到集市上查问谁买的最多,说是一个エ匠。又查访那个工匠配火药卖给了谁,因此才获知凶手。”
又有人问明晟:“你怎么知道雷是伪造的呢?”他答道:“雷击人自上而下不会裂地,如果毁坏房屋也必自上而下,可现场的苫草、屋梁全都飞起来。同时那里离县城不过五六里,雷电应与城里相同。那夜城内雷电都盘绕在浓云之中,没有下击的样子。所以那击死人的雷定是人工伪造。但当时死者妻子不在场,难以问清。所以必须先查清凶手才能审讯同谋的女人。”大家无不佩服。
2.请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下面的案例进行分析:
古时候,忠州有一对亲姐妹嫁在同一个村子,又互为邻居。姐姐没有生育,其夫又娶了小老婆。这一天,妹妹生了男孩。正巧,姐夫的小老婆同一天生了个女孩,但他们却对外诡称生的是儿子。一天半夜,他们放火烧了一间房屋,趁人们救火忙乱之机,偷偷将自家的女孩与妹妹的儿子互换衣服,把女孩留在妹子家,把男孩抱回。妹妹发觉以后,前去索要,姐姐却无论如何不肯,于是告到官府。
惠州知州陈祥坐堂审理。见姐妹各执其词,争执不休,一时又找不到确凿证据。正苦于无法定断,忽急中生智,计上心来。他佯装自言自语:“一子,两家相争,既然无法判明,只有杀子结案。”言毕,即令衙役在堂前放一水缸,对姐妹们说:“你们这样争吵不休,本官又无良策决断,不如把这孩子淹死,来解决这场争端吧!”又密令衙役假装把孩子投入水缸的样子,同时驱赶姐妹出堂。妹妹见状失声大哭,奋力去救孩子,不顾衙役阻拦,以至摔倒堂前仍要拼命去救儿子,姐姐却扬长而去。陈祥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把孩子断还给妹妹。然后严审姐姐,她不得不供出了实情。
 
答案:1.(1)在这则故事中明晟主要依靠比较找出了疑点,判定雷属伪造的,最终结案。比较是确定出事物之间的异同点的思维过程。它不仅是重要的思维过程,也是重要的思维方法,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2)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
①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的思维过程。综合是在头脑中把分开来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组成一个整体去认识和了解的过程。二者彼此相反又密切联系,构成了人们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是为了了解事物的特征和属性,综合通过对各部分、各属性的分析才能很好实现,没有分析的综合是不完备的综合任何思维活动既需要分析,也需要综合。
②比较实质上是一种更复杂的分析与综合。
③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并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头脑中把具有抽象得出的共同属性的事物联合起来的过程,又可以分为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前者指在感知觉和表象的水平上的概括,后者指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进行的概括。
(3)明晟办案的过程,从案情的提出到结束,进行了多次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这些既是复杂的思维过程,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2.(1)陈祥断子的奥秘就在于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情感,当他佯称要把孩子淹死的时候,妹妹失声痛哭”“摔倒堂前”“拼命救儿”,姐姐却无动于衷,扬长而去。两种不同的表现,使孩子的归属也一清二楚了。
(2)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主观体验。人认识和变革客观现实的时候,对现实中的对象和现象总是持有各种各样的态度,并因此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明媚的春光使人产生愉悦,祖国建设的巨大成就使人自豪,流氓的厚颜无耻激人愤怒,做错了事感到内疚等。所有这些,都是人的情感的不同形式。上述妹妹正是出于母子的骨肉之情才不顾一切去救孩子的。这是一种世界上最真挚、最深厚、最伟大的情感,装是装不来的。
(3)表情是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交往的一种手段。人们除了言语交往之外,还有非言语交往,如表情。在人类交往过程中,言语与表情经常是相互配合的。同是一句话,配以不同的表情,会使人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所谓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就更多地依赖于表情的作用。而且,表情比言语更能显示情绪的真实性。有时人们能够运用言语来掩饰和否定其情绪体验,但是表情则往往掩饰不住内心的体验。情绪作为一种内心体验,一旦产生,通常会伴随相应的非言语行为,如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等。一些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类交往活动中的信息表达时发现,表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