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农业政策与农业法规的关系
农业政策与农业法规的联系性
(1)同一阶级属性
(2)政策是制定法律的依据,法律是政策的体现
(3)法律是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和定型化

农业政策与农业法规的主要区别
(1)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2)法具有明确的规范性
(3)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农业政策与农业法规辩证运用的统一
(1)理论上要提高认识
(2)在实践运用中应掌握的原则
(3)执行与调整

第四讲 《农业法》基本内容
农业法概述
农业立法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巩固和发展农村改革成果的需要,是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全文共9章66条。
从2003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修订草案)》开始实施,修订后的《农业法》全文约1.3万字,共13章99条,分为总则、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与加工、粮食安全、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农业科技与农业教育、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农民权益保护、农村经济发展、执法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

为什么要修订《农业法》
《农业法》的施行,对于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推进农业生产发展和结构调整,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业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基本上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与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农业管理和支持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二是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部分农产品出现阶段性、结构性供过于求,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不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三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趋缓,这不仅制约农村消费增长,也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