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1.散水与明沟:防止雨水对墙体的侵袭,沿外墙的四周应做防水,以便降水及时排走。

2.勒脚:外墙靠近室外地面部分,具有避免墙根部分受雨水侵袭而受潮;防止机械碰撞而破坏墙面;美化立面等作用。

3.墙身防潮层:在墙体适当位置设置的防潮层,目的是隔绝室外雨水及地下的潮气对墙身的影响。分为水平和垂直防潮层。

4.水平防潮层:指建筑物内外墙靠近室内地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防潮层,以隔绝地潮等对墙身的影响。

5.构造柱:设置在墙体内的混凝土现浇柱,是房屋抗震的主要措施。

6.构造柱的构造要点: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不小于240mm×180mm,纵向钢筋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且在靠近楼板的位置适当加密,施工时应先放构造柱的钢筋骨架,在砌筑砖墙,最后浇筑混凝土。

7.墙面装饰分类:清水勾缝,抹灰类,贴面类,涂料类,裱糊类和铺钉类等。

8.基础埋置深度: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分为深基础和浅基础两大类。一般不大于4m。基础埋深尽量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便于施工。

9.外防水:是将防水层贴在地下室外墙的外表面,这对防水有利,但是维修困难。

10.内防水:将防水层贴在地下室外墙的内表面,这样便于施工,容易维修,但是对防水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