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水景
1.简述规则式水池的设计要点。
水池面积应与庭园面积有适当的比例。池的四周可为人工铺装,也可布置绿草地,地面略向池的一侧倾斜,可显美观。若配置植物,水池深度以50~100cm为宜,以使水生植物得以生长。水池水面可高于地面,亦可低于地面,但在有霜的地区,则池底面应在霜作用线以下,水平面则不可高于地面。
2.简述园林中护坡的类型。
(1)块石护坡;(2)园林绿地护坡;(3)石钉护坡;(4)预制框格护坡;(5)截水沟护坡
(6)编柳抛石护坡。
3.简述小型水闸的功能及分类。
(1)进水闸。设于水体入口,起联系上游和控制进水量的作用。
(2)节制闸。起联系下右和控制出水量的作用。
(3)分水闸。用于控制水体支流出水。
4.简述水在造景中的作用。
(1)基底作用:大面积的水面视域开阔、坦荡,有衬托岸畔和水中景物的基底作用。
(2)系带作用:将不同的、散落的景观空间及园林景点连接起来并产生整体感,有线型系带作用及面型系带作用之分。
(3)焦点作用:喷涌的喷泉、跌落的瀑布等动态形式的水,它们的形态和声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吸引人们的视线。

第六章 给排水
1.简述如何通竖向设计防止地表径流冲刷地面导致水土流失。
(1)地面倾斜方向要有利于组织地表径流,使雨水向排洪沟或排水渠汇集。
(2)注意控制地面坡度,使之不至过陡。
(3)同一坡度的坡面,即使坡度不大,也不要持续太长,对坡面太长的应进行分段设置。
(4)要通过弯曲变化的谷、涧、浅沟、盘山道等组织起对径流的不断拦截和方向引导, 减缓径流速度,把雨雪水就近排放到地面的排水明渠、排洪沟或雨水管网中。
(5)对于直接冲击园林内景点和建筑的坡地径流,要在景点、建筑上方的坡地面边缘设置截水沟拦截雨水,有组织地将其排放到预定的管渠之中。
2.简述公园用水的类型。
(1)生活用水:如餐厅、内部食堂、茶室、小卖部、消毒饮水器及卫生设备的用水。
(2)养护用水:包括植物灌溉、动物笼舍的冲洗及夏季广场道路喷洒用水等。
(3)造景用水:各种水体包括溪流、湖池等,以及一些水景如喷泉、瀑布、跌水和北方冬季冰景用水等。
(4)游乐用水:一些游乐项目,如“激流探险”、“碰碰船”、滑水池、戏水池、休闲娱乐的游泳池等等,平常都要用大量的水,而且还要求水质比较好。
(5)消防用水:公园中为防火灾而准备的水源,如消火栓、消防水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