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透视
1.认识本文的总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2.理解作者所强调的核心观点是“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3.说明全文通过正反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
4.认知文中的层递句式,说明其表达作用。
5.认知文中的比喻,理解其比喻意义。
本篇译文
从古到今,人们事业的成败,经验教训众多,呈现出种种不一的情况、途径。概括地推究它们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结论是:有毅力的人成功,反之就失败。
人生的历程,大抵逆境占十分之六、七,顺境占十分之三、四,顺、逆两境又常常互相穿插、交替呈现。事情无论是大是小,必定有几次乃至十几次遇到阻力。这些阻力虽然或大或小,但是总之必定无可逃避的。那些意志薄弱的人,开始时一定说“我要怎样,我要怎样,他们心里认为天下的事情本来十分容易,等到骤然尝试,阻力突然来临,就灰心丧气地打起退堂鼓;那些意志稍微薄弱的人,乘着一时的意气,通过了这第一关,但是遇到第二次挫折就退后了;那些意志稍强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就退后了;意志再坚强些的人,遇到五、六次挫折也退后了;那些事情越大的,遇到的挫折也就越多,要不退缩也就越难,除非意志极其坚强的人,没有能善始善终地把事情做到底的。
如果有人遇到挫折而不退后,那么在小的挫折之后,必定有小的顺利;大的挫折之后,必定有大的顺利。经过烦难复杂的事情以后,接着就会有迎刃而解的一天。旁观的人只是羡慕他的成功,以为他大概是幸运儿,而老天特别宠爱于他,又以为自己遭遇艰难,因此所成就的事业不如他。这种人怎么知道所谓的艰难、幸运,都是他和我所相同的,但那种能不能够征服艰难、利用幸运的态度,就是他成我败的区别所在。再拿驾船打比方,如果以二十天的期间行驶一千里的水路,其间风潮的或顺或逆,常常交相错杂。他凭借坚苦忍耐的志力,顶着逆风恶浪而突破、通过这一难关,然后能够从从容容进入到顺利的境地。而我就有时行驶了一天即返回了,有时行驶了两三天即返回了,有时行驶了五六天即返回了,因此彼岸终于始终无法达到。
孔子说:“比如堆一座山,还差一筐土没有堆成,如果停止下来,我就停止了;又比如填平土地,即使只倒了一筐土,如果继续去填,我就前进了。”孟子说:“要干事的人,就像挖井,挖了非常深,还没有挖到井水,这仍然是一口废井。”成败的规律,看看这两段话也就知道了。
思考及练习答案
1.结合自身经验,谈谈本文所说道理有何启发意义?
答:本文所提出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只有毅力至强者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这一道理启人深思,催人奋进。人生要想成功,生活要想幸福,就必须昂首坦然地去面对困难,正视挫折。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能够百折不挠取得成功,而另一些人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呢?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毅力去克服困难。最终决定命运的是人的毅力,所以,当我们在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不应该退缩,而应更加奋勇,加强自己的意志力量,用毅力去克服它、战胜它、征服它,这样才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2.本文是如何在论证过程中贯穿正反对举方法的?请作具体分析。
答:本文开头起笔就旗帜鲜明运用正反对照的手法突出要阐明的中心论点,以此统领全文。提出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其中隐含着两个方面:一成一败,这样论点本身就是正反对举,把两个相对的事物进行比较。另外本文自始至终都运用了正反对举的说理方法,从论证看,首先反复进行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的对比,然后阐述:“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突出顺境与逆境的对比;最后引经据典“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将“未成一篑”的造山者与“虽复一篑”的填土者对比。总之,作者从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等多个方面比照阐述,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得说理详细、具体、透彻,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3.指出文中运用层递手法的地方,并说明其作用。
答:层递是指为了表达客观事物之间层层发展的关系,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意思递进而形式相近的语句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本文有两处使用到层递手法:第一处在第二段,对身处逆境时五种不同态度的描写,从“志力薄弱之士”到“次强者”,到“稍强者”,再到“更稍强者”,最后到“至强者”,依次叙述,说明了前四种人毅力从弱渐强,虽有区别,但终究比不上毅力至强者,最后作者顺理得出只有“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的结论,表现了毅力的重要性。第二处在第三自然段,通过“譬诸操舟”,叙述了“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虽然层层进步,但终究不能到达彼岸,说明了“反是者败”的道理,这也从反面论证了毅力的重要性。总之,作者通过运用层递手法,采用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等语言格式,构成了层层深入、逐次加强语意的方式,有力论证了“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中心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