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成本控制(主要目的在于控制成本和不断降低成本;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有效地使用资源是最终目的)

  (一)分类:

  1、按成本形成过程:投产前的控制、制造过程中的控制、流通过程中的控制

  2、按成本费用的构成不同:原材料成本控制、工资费用成本控制、制造费用成本控制和企业管理成本控制)

  (二)系统:组织系统、信息系统、考核制度、奖励制度

  (三)作用:挖掘降低成本潜力的有效方式、生存发展的基石、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原则:成本效益原则、适用性原则、广泛性原则、强制性原则

  十二、标准成本的控制与考核

  (一)核算程序

  1、制定产品各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

  2、按标准成本进行成本核算

  3、计算各成本项目实际与标准的差异并设立各成本差异科目进行归集

  4、计算、分析各成本差异,将差异余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按所依据生产技术和经营水平)分类:理想标准成本(最低水平成本)、正常标准成本(控制不够积极)、现实标准成本(最接近实际成本,还可用于存货计价,实际中一般采用)

  (三)制定方法:工程技术测量法、历史成本推算法、预测法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用量标准×直接材料标准价格

  2、直接人工单位工时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人工用量标准×直接人工标准价格

  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①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②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工时或生产工时总工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四)作用:有利于成本事前、事中的的控制盒事后的分析、有利于产品价格决策、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成本预测信息、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