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的原则

一、资金合理配置原则(存量)
就是要通过资金活动的组织和调节,来保证各项物质资源具有最优化的结构比例关系。
1、保持资金占用的合理比例和资金来源的合理比例。
2、保证资金活动的继起和各种形态资金占用的适度,保证生产活动的顺畅进行。

二、收支积极平衡原则(流量)
就是要求资金收支不仅在一定期间总量上求得平衡,而且在每一个时点上要协调平衡。资金收支在每一时点上的平衡性,是资金循环过程得以周而复始进行的条件。
1、取决于购产销活动的平衡。
2、解决平衡:
首先、开源节流、增收节支;
其次、短期筹资投资调剂资金;
总之要量出为入又要量入为出。

三、成本效益原则(增量)
就是要对经济活动中的所费与所得进行分析比较,对经济行为的得失进行衡量,使成本与收益得到最优的结合,以求获取最多的盈利。
在筹资投资日常经营活动中进行对比分析。

四、收益风险均衡原则
要求全面分析财务活动的收益性和安全性,按照收益和风险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在实践中趋利避害,提高收益。

五、分级分口管理原则
分级分口管理就是在企业总部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各级单位和各职能部门的权责关系。统一领导下的分级分口管理,是民主集中制在财务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六、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利益关系协调原则,就是在财务管理中利用经济手段协调国家、投资者、债权人、购销客户、经营者、劳动者、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
投资者:资本保全,处理分配与积累关系;
债权人:按期还本付息;
企业:等价交换;
内部:经济利益与经济责任;
职工:按劳分配;
处理各种经济利益关系,要遵守国家法律、认真执行政策,保障各方利益。当处理物质利益关系的时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倡照顾全局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