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新闻事业(什么是《大公报》的“四不”方针?03简述邵飘萍的遇难经过)
评述《向导》《中国青年》等报刊的创办经过、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中国青年》的宣传内容包括几个方面?
1922年上海创刊,蔡和森为第一任主编,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经过两年多持之以恒的宣传,终于使“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深入人心。读者赞扬《向导》的创办是中国“二千年来历史上破开荒的荣誉作业”,称赞《向导》是当时中国新闻界中“真敢替受压迫的工农阶级呼冤而确能指示民众以革命大路的”惟一报纸,把《向导》看做是“黑暗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1923年10月上海创刊。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等先后担任主编。宣传内容:1)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学习、工作、生活,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2)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3)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批判各种侵蚀青年的反动、错误思想。

国共合作后,革命报刊有哪些重要发展?
国共合作后,《向导》《中国青年》等党团中央报刊继续坚持独立的出版,同时又新办一批地方报刊,形成一个粗具规模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党团报刊网络。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共产党的报刊一概被查封,无奈革命报刊的出版中心转到武汉。虽然革命报刊蓬勃发展的局面遭到破坏,但已初步积累正反面经验,几个月后共产党、共青团的中央机关报在上海重新秘密出版。

简述大革命时期私营报纸的发展及意义。
私营大报在这时期有何变化?
大革命时期一些大报突破重重困难,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在读者中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北京-邵飘萍1918《京报》;天津-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组成新记公司《大公报》;上海-《申报》《新闻报》。这一时期《申报》《新闻报》等私营大报向现代化企业报业发展,突出了赢利目的,报纸的编辑方针、新闻业务、经营管理等均以是否赢利为转移。大报企业化标志着我国报业向现代化报业迈步。他们在经营管理和新闻业务改革方面的经验为新闻界、政党报纸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国广播事业是怎样产生的?
1923年美商奥斯邦创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英文报《大陆报》合办的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开播,这是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1924年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了史上第一部《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允许民间装设收音机;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广播,呼号XOH,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有何发展?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高等新闻教育奠定基础的时期,约有12所大学办起了新闻学系。新闻学研究进一步开展,据统计1922年1927年出版新闻学著作10多种,较有影响的是任白涛的《应用新闻学》、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等。戈共振的《中国报学史》也是在这一时期写作出版的,它全面系统地记叙了中国新闻事业历史的著作,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