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化生
2 机化
3 溃疡
4 坏疽
5 凋亡
1 化生:由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组织的过程。   2 机化:由新生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或其它异物过程,最终形成瘢痕组织。   3 溃疡:皮肤和粘膜的坏死组织崩解或液化后脱离原来的组织,可留下局部组织缺损,称为溃疡。   4 坏疽:是身体内直接或间接地与外界大气相通部位的较大范围坏死,并因有腐败菌生长而继发腐败。   5 凋亡:是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不引发死亡细胞的自溶,也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有人也称之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二、 是非判断题:
1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属于玻璃样变。
2 虎斑心是由于心肌脂褐素沉着。
3 急性肠扭转最可能引起湿性坏疽。
4 两端开放的通道样坏死性缺损称窦。
5 细动脉壁的透明变性多为弥漫性的多器官受累。
错错对错对

三、 简答题
1 试比较肥大和增生这两种不同的病理过程。
2 组织坏死的结局有哪些?
1 试比较肥大和增生这两种不同的病理过程。   
答:组织、细胞体积增大称为肥大。肥大可发生于任何器官。实质器官的肥大通常因实质细胞的体积增大所致,但肾、前列腺等的肥大则常因细胞数增多所致。组织、器官内组成的细胞数增多,称为增生。常发生于具有增殖分裂能力的细胞,如表皮组织、子宫内膜等。而不出现于心肌、骨骼肌。一般来说对机体适应反应积极意义,但有时也可能化为肿瘤。   
2 组织坏死的结局有哪些?   
答:(1)溶解吸收 来自坏死组织本身和中性粒细胞的溶蛋白酶将坏死物质进一步分解液化,尔后由淋巴管或血管加以吸收,不能吸收的碎片由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2)分离排出 较大的坏死灶周围发生炎症反应,白细胞释放溶蛋白酶,溶解吸收加速,使坏死灶与健康组织分离。在皮肤,粘膜可形成溃疡,在肾、肺内脏可形成空洞。   
(3)机化 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最终形成纤维瘢痕。   
(4)包裹钙化 坏死灶较大,或坏死物质难以溶解吸收,或不能完全机化,则由周围新生结缔组织加以包裹,其中的坏死物有时可发生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