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就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看,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属于( C )
A.增强阶段
B.萌芽阶段
C.起飞阶段
D.开始阶段
解析:
本题考察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全球化有四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开始阶段、起飞阶段和增强阶段,题干中的时间为全球化的起飞阶段。
2.社会问题往往不是单个独立地出现,而是呈群状出现,这是社会问题的( C )
A.普遍性
B.特殊性
C.集群性
D.复杂性
解析:
本题考察社会问题的特征。社会问题具有五个特征:社会性、普遍性、特殊性、集群性和复杂性。题干描述的是社会问题的集群性特征。
3.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合乎规律的前进运动,被称为( B )
A.社会改革
B.社会进步
C.社会革命
D.社会改良
解析:
本题考察社会变迁的基本类型。题干界定的是社会进步。
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偏差性社会问题的是( D )
A.毒品问题
B.自杀问题
C.食品安全问题
D.腐败问题
解析:
本题考察社会问题的类型。选项中的A.、B、C均属于偏差性社会问题,腐败问题属于结构性社会问题。
5.导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 D )
A.国家和国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
B.化学污染、环境污染、生物毒素等使农产品安全生产受到威胁
C.行业的诚信危机和社会责任缺失
D.政府监管缺位。
解析:
本题考察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四个选项均为食品安全的具体原因,而政府监管缺位是最为根本的原因。
6.以下不属于偏差行为负功能的是( C )
A.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B.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C.加强社会团结
D.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解析:
本题考察偏差行为的功能,偏差行为的功能可以从正负两个方面分析,该题选项中的C属于偏差行为的正功能。
7.不存在客观意义上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仅仅是人们对某种社会情况的界定过程的主观产物,社会学家真正面对的研究对象不是社会问题本身,而是某种情况如何被定义为社会问题的过程及其客观条件,这是( D )
A.行为偏差理论
B.行为界定理论
C.对象建构理论
D.社会建构理论
解析:
本题考察社会问题研究的基本理论。题干中表述的是社会建构理论的主要观点。
8.关于社会现代化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B )
A.社会现代化是一项社会领域的革命进程
B.社会现代化是一个短期的历史过程
C.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有阶段的历史过程
D.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持续的国际竞赛
解析:
本题考察社会现代化的特征。社会现代化石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
9.下列手段中属于制度化社会控制的是( B )。
A.习俗控制
B.宗教控制
C.道德控制
D.社会舆论监督
解析:
本题考察社会控制的类型。制度化社会控制是按照一整套条文规定,有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选项中只有B属于制度化控制,其他均为非制度化控制。
10.导致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 A )
A.社会生产力水平低
B.历史因素
C.地区发展不平衡制约
D.制度政策影响
解析:
本题考察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四个选项均为农村贫困的具体原因,其中,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则是最为根本的原因。
11.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例的偏差行为,被称为( C )
A.违法行为
B.违规行为
C.违章行为
D.犯罪行为
解析:
本题考察偏差行为的类型,根据行为所偏离的社会行为准则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违法行为、违章行为和违规行为。题干界定的是违章行为。
12.“后工业社会论”提出,处于社会中心地位的是( B )
A.专业与技术人员
B.理论知识
C.信息技术
D.科学技术
解析:
本题考察社会现代化理论中的“后工业社会论”。该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提出,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具有五个特征,其中理论知识处于社会中心地位。
13.中国全面现代化发展期开始于( C )
A.1949年新中国成立
B.1840年鸦片战争
C.1978年改革开放
D.1911年辛亥革命
解析:
本题考察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划分为四个阶段,1978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全面现代化发展期的开始。
14.要把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任务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是社会问题防治的( B )
A.全球性思想
B.全局性思想
C.长期性思想
D.局部性思想
解析:
本题考察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思想问题。题干中表述的是社会问题防治的全局性思想。
15.假定有些人天生就是不守规矩的人,在这一假定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偏差行为的解释是( B )
A.生理学解释
B.生物学解释
C.心理学解释
D.社会学解释
解析:
本题考察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生物学解释从个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特征来解释偏差行为发生的原因,该理论假定有些人天生就是不守规矩的人。
16.学校为了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建立奖学金、跳级等激励机制来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时也鼓励其他学生迎头赶上,这属于( B )
A.制度化控制
B.积极性控制
C.消极性控制
D.非制度化控制
解析:
本题考察社会控制的类型。题干中描述的例子属于积极性控制,积极性控制是指利用奖赏性手段来鼓励社会成员按照社会规范行事。
17.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社会系统施加定向影响,这实质上是( A )
A.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B.整体变迁
C.社会革命
D.社会进步
解析:
本题考察有计划社会变迁问题。题干中表述的是有计划社会变迁的含义。
18.社会中的各种规则对约束个人的行为失去了效力,社会既不能提供给人们以预期的奖赏和回报,也不能对违规的行为加以惩罚。这种对社会问题的解释是( B )
A.行为偏差理论
B.社会解组理论
C.价值冲突理论
D.社会建构理论
解析:
本题考察社会问题的理论解释。题干中描述的是社会解组理论的主要观点。
19.一种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是因为社会的权力集团给这种行为贴上了偏差的标签,偏差行为只是一种被社会定义为偏差的行为。这是解释偏差行为的( B )
A.文化传递理论
B.标签理论
C.示范理论
D.功能理论
解析:
本题考察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题干中描述的是标签理论的主要观点。
20.低于维持身体有效活动最低生存指标的贫困状态,被称为( A )
A.绝对贫困
B.相对贫困
C.物质贫困
D.精神贫困
解析:
本题考察当代社会问题中的贫困问题。贫困可以划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种类型,绝对贫困是低于维持身体有效活动最低生存指标的贫困状态,相对贫困是低于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缺乏扩大再生产能力的贫困状态。
21.我国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间是( C )2011.4真题
A.1982年
B.1983年
C.1981年
D.1984年
解析:
本题考察有计划社会变迁中的社会发展计划问题。我国从1981年起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2.“技术决定论”强调技术发明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这种理论的代表者是( A )
A.奥格本
B.帕森斯
C.布莱克
D.托夫勒
解析:
本题考察社会变迁的原因。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是影响和推动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奥格本特别强调这一点,因此被称为“技术决定论”的代表。
23.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被称为( D )
A.偏差行动
B.偏差心理
C.偏差习惯
D.偏差文化
解析:
本题考察偏差行为的类型,根据偏差行为的表现方式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型:偏差习惯、偏差心理和偏差文化。题干界定的是偏差文化。
24.在默顿的目标—-手段适应方式类型中,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遵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这种方式是( A )
A.形式主义
B.创新者
C.退缩主义
D.反叛
解析:
本题考察偏差行为的失范理论。默顿认为目标手段的失衡导致社会失范,人们为了缓解失范性紧张状态,可能会有五种适应方式。题干中的适应方式是形式主义。
25.认为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是一个重要转折的论点是( B )2009.7真题
A.工业社会论
B.信息社会论
C.风险社会论
D.后工业社会论
解析:
本题考察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理论。信息社会论认为,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26.最早提出“社会控制”一词并加以阐述的社会学家是( A )。
A.罗斯
B.帕克
C.库利
D.米德
解析:
本题考察社会控制概念。这个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在《社会控制》一书中提出的。
27.缓解和解决我国当代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改革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C.发展科学技术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解析:
本题考察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措施问题。在防治社会问题的多种战略措施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根本途径。
28.对涉及人们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的各个具体领域实现控制的形式是( A )
A.微观控制
B.制度化控制
C.外在控制
D.习俗控制
解析:
本题考察社会控制的类型。题干中界定的是微观控制形式。
29.美国学者奈斯比特的《大趋势》中的研究属于( A )
A.信息社会论
B.模式变项论
C.后工业社会论
D.风险社会论
解析:
本题考察社会现代化的有关理论。美国学者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是系统论述信息化社会的代表著作。
30.不正当地利用政府和公众所赋予的权利和权威来为个人或个人所效忠的某个集团谋取利益,这被称为( C )
A.贿赂
B.不当得利
C.腐败
D.恐怖主义
解析:
本题考察当代结构性社会问题。题干中界定的是腐败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