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茹志鹃小说《百合花》在选材和叙述上的匠心独运之处有(ABCD)
A.以百合花图案的被子作为叙事线索
B.不正面书写激烈的战争场面,精心选取日常生活的片段
C.运用以小见大、对比和衬托的方法揭示主题、刻画人物
D.运用一系列细节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E.采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叙写气势恢宏的战争场景
32、老舍戏剧《茶馆》以裕泰茶馆为“窗口”,反映了近五十年社会历史的变迁,表现了“葬送三个时代”的思想主题,这“三个时代”是(ACE)
A.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清朝末年
B.北伐战争时期
C.袁世凯时代
D.辛亥革命时期
E.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
33、下列作品中,属于王小波创作的小说有(ACE)
A.《黄金时代》
B.《丰乳肥臀》
C.《青铜时代》
D.《九月寓言》
E.《白银时代》
34、台静农散文《记波外翁》中波外翁弃世自尽的原因有(ABD)
A.饱受人生现实的折磨,希望破灭
B.个人的寂寞,对时事的悲观
C.因弟弟英年早逝而悲痛不已
D.许寿裳被害所带来的心理打击
E.因父亲纳妾而遭受委屈
35、郭路生诗歌《相信未来》用以描绘那个荒芜、穷困、艰难的时代的意象有(ABCD)
A.蜘蛛网
B.炉台
C.余烟
D.灰烬
E.月亮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36、简析傅雷散文《致傅聪》所体现的人生态度。
答:
(1)在艺术追求与现实名利方面,应忠于艺术,为保持艺术的完整应看淡金钱。
(2)在自我发展与为国争光方面,认为自爱即报答父母,报答国家。
(3)在友情、爱情与婚姻方面,严于律己,同时尊重、理解、宽容他人。
37、简析郭路生诗歌《相信未来》的艺术特征。
答:
(1)创造了蜘蛛网、雪花等一系列新颖独特的意象。
(2)通过意象的组接,象征性地表达内心的失望、矛盾和对未来的向往。
(3)运用排比、反复等表现手法。
38、简析汪曾棋小说《受戒》的风格特征。
答:
(1)淡化情节,小说散文化。
(2)巧妙融入风俗描写,以平淡含蓄的方式表现主题,形成了一种清新独特的田园抒情风格。
(3)叙述自然流动,语言纯朴淡雅。
39、简析沙叶新话剧《陈毅市长》的结构特征。
答:
(1)“一人多事”和“冰糖葫芦”式。
(2)“一人”就是陈毅这一主要人物;“多事”就是全剧十场戏分别写陈毅的十件彼此独立的事。全剧没有统一的中心时间,每一场都独立成章,自成一体,展开不同的戏剧冲突,反映不同的生活侧面。
(3)“冰糖葫芦”式是指以陈毅这一主要人物来贯穿各场像一串冰糖葫芦。全剧分开是一系列事件,合起来构成整体。这种结构有利于从多侧展示陈毅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结合时代背景。
四、论述题:本题12分。
40、分析杨绛散文《学圃记闲》的叙述特点及其所传达的人生态度。
答:
(1)采用以小衬大的方法,以个人的日常生活场景表现文化大革命那个苦难横溢年代里的生存尊严与生存智慧,被钱钟书称为“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采用平实的记叙方法,让读者从琐细的日常叙事中领会其人生态度。
(2)《学圃记闲》记叙了作者在“文革”期间下放干校管理菜园的劳作、生活与感受。表现了作者在苦难年代的那种乐天知足、哀而不伤的人生态度;既体现了生存的尊严,又表现了生存的智慧。
五、阅读分析题:本题20分。
41、阅读汪曾祺小说《虐猫》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学评论短文。要求:
(1)紧紧围绕本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
(2)不要写成读后感。
(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虐猫

汪曾祺

李小斌、顾小勤、张小涌、徐小进都住在九号楼七门。他们从小一块长大,在一个幼儿园,又读一个小学,都是三年级。李小斌的爸爸是走资派。顾小勤、张小涌、徐小进家里大人都是造反派。顾小勤、张小涌、徐小进不管这些,还是跟李小斌一块玩。没有人管他们了,他们就瞎玩。捞蛤蟆骨朵,粘知了。砸学校的窗户玻璃,用弹弓打老师的后脑勺。看大辩论,看武斗,看斗走资派,看走资派戴高帽子游街。李小斌的爸爸游街,他们也跟着看了好长一段路。
后来,他们玩猫。他们玩过很多猫:黑猫、白猫、狸猫、狮子玳瑁猫(身上有黄白黑三种颜色)、乌云盖雪(黑背白肚)、铁棒打三桃(白身子,黑尾巴,脑袋顶上有三块黑)……李小斌的姥姥从前爱养猫。这些猫的名堂是姥姥告诉他的。他们捉住一只猫,玩死了拉倒。
李小斌起初不同意他们把猫弄死。他说:一只猫,七条命,姥姥告诉他的。
“去你一边去!什么‘一只猫七条命’!一个人才一条命!”后来李小斌也不反对了,跟他们一块到处逮猫,一块玩。
他们把猫的胡子剪了。猫就不停地打喷嚏。
他们给猫的尾巴上拴上一挂鞭炮,点着了。猫就没命地乱跑。
他们想出了一种很新鲜的玩法:找了四个药瓶子的盖,用乳胶把猫爪子粘在瓶盖子里。猫一走,一滑;一走,一滑。猫难受,他们高兴极了。
后来,他们想出了一种很简单的玩法:把猫从六楼的阳台上扔下来。猫在空中惨叫。他们拍手,大笑。猫摔到地下,死了。
他们又抓住一只大花猫,用绳子拴着往家里拖。他们又要从六楼扔猫了。
出了什么事?九楼七门前面围了一圈人:李小斌的爸爸从六楼上跳下来了。
来了一辆救护车,把李小斌的爸爸拉走了。
李小斌、顾小勤、张小涌、徐小进没有把大花猫从六楼上往下扔,他们把猫放了。

——(原载《北京晚报》1986年6月10日)

答:
(1)主题意蕴:
第一,小说控诉了“文革”对生命的摧残与迫害,对人性的轻蔑与践踏。第二,小说揭露了“文革”的政治疯狂导致孩子们漠视生命的严重后果。第三,通过孩子们由于受到李小斌爸爸被迫跳楼的残酷场景的刺激而醒悟的事件,表达了对孩子们意识到生命价值的肯定。
(2)艺术特点:
第一,构思精巧。小说没有正面叙述“文革”批斗的场面,而是从孩子的视角侧面表达主题。以孩子虑猫的事件隐喻成世界对生命的迫害。先抑后扬,结尾出人意料,孩子的醒悟给人希望与信心。第二,采用白描的手法,语富平实,冷静的叙述富有震撼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