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在我国有些物是不能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的,它们主要是(BCDE)
A.商标、著作
B.山川、河流
C.军事设施
D.房屋里的某些装潢
E.空气、文物
32、在我国司法解释的主体是(DE)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最高人民检察院
E.最高人民法院
33、公法一般包括(BCE)
A.民法
B.宪法
C.行政法
D.商法
E.刑法
34、马克思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的幻想。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对此的判断正确的是(ACD)
A.社会的性质决定法律的性质
B.法律的性质决定社会的性质
C.法的作用决定于社会
D.法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进程基本一致
E.法的作用决定法
35、国家审判机关的监督主要表现在(BCD)
A.对权力机关的监督
B.对自身审判活动的监督
C.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D.对检察机关的监督
E.对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监督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提出法案就是指提出立法建议。
错误。提出法案是指有提案权的主体,依照其权限和程序向有立法权的特定机关,提交关于制定或变动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提议和议事原型;而提出立法建议的主体资格没有限制,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可以提出立法建议。
37、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息息相关,越有道德的人,法律意识越强。
错误。法与道德密切相关,但两者不是正相关关系。许多品德高尚的人是法盲。法律意识的养成是有自己的途径的。
38、法体现执政阶级的意志,因此,法不具有社会性。
错误。法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其社会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法是一种社会规范,也要反映其他社会主体的有关利益;第二,法要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执行社会职能。
39、“徒法不足以自行”,是指法律可以自觉地实现。
错误。“徒法不足以自行”是指法的作用要得以实现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如良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生活环境,需要较为完善的法、法的体系和法的运作机制以及素质较高的法律职业群体。
40、一个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和他行为时的心理状态无关。
错误。心理状态是指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主观过失,通称主观过错。在刑事法律中,主观故意和过失在本质上就是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它是衡量刑事责任的重要因素。